胡懋仁:共产主义是一场现实的运动过程

图片

  网上有一篇文章,标题为《重识马克思主义:绝非空想的伟大理论》。文章的立意是一个好的出发点,力图让人们了解到,共产主义理论不是空想,而是扎根于深刻现实分析的理论体系。

  然而,这篇文章存在一个严重的瑕疵,这个瑕疵是作者对共产主义这个概念在认识上存在着片面性。这种片面性导致其对共产主义概念缺乏真正符合实际的理解。

  整篇文章都是在阐述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如何科学,如何伟大,如何正确。但是文章当中完全没有提到共产主义理论与共产主义实践或者这个理论与共产主义运动之间的关系。对马克思以及马克思主义者来说,理论与实践是紧密相联的。在马克思与恩格斯那里,共产主义从来就是一个由工人阶级领导的,旨在推翻和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群众革命运动。在《共产党宣言》发表之前的1845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们是这样来论述共产主义概念的。他们写道,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人民出版社,第87页)

  请注意,马克思与恩格斯在这里明确指出,共产主义不是一种所谓应当确立的状况,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共产主义不是空想社会主义者用所谓理性来想象出来的应然状态,也不是用现实向这种由理性所确立的应然状态相符合、相贴近与相适应的只存在于人们观念中的理想。马克思与恩格斯在这里特别强调指出的是,共产主义是消灭资本主义现存状态的,而且是由工人阶级领导,由千百万群众参与的消灭资本主义不合理制度的现实的运动。所谓现实的运动就是表示是一种代表新兴力量的新生事物,是有着其内在合理性与必然性的群众性物质运动。而这个运动的现实性还在于,它存在的条件完全是由于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与不合理性的前提所决定的。

  除此之外,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的多篇序言中还反复强调了他们的这个思想。在1888年的英文版序言中,恩格斯写道,在1847年,社会主义是中等阶级的运动,而共产主义则是工人阶级的运动。当时,社会主义,至少在大陆上,是上流社会的,而共产主义却恰恰相反。既然我们自始就认定工人阶级的解放应当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事情,那么在这两个名称中间我们应当选择哪一个,就是毫无疑义的了。而且后来我们也从没有想到要反这个名称抛弃。(同上,第257页)在1890年的德文版序言中,恩格斯再度重复强调了上述的基本观点。这个工人阶级解放运动的名称就是共产主义。

  如果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角度来看,共产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参与的伟大斗争运动是一个完整的具体过程。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任何世界上的具体事物都是由一个又一个过程所组成。恩格斯说,整个世界不是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参见《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共产主义当然不能例外。从《共产党宣言》正式出版的那天起,这个共产主义运动就已经正式地创立起来了。后来经历了这一百多年来的长期而漫长的斗争,其间历尽艰难险阻,其中既有其处于高潮的阶段,也有处于其低谷的阶段,但共产主义运动从来就没有消亡过,也没有被消灭过。尽管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到很大的挫折,但中国还在,中国共产党还在,中国高举的这面共产主义旗帜从来就没有倒下。今天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煌领导下,所进行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与发展,就是这个伟大的共产主义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这个伟大运动中的一个环节,也是这个伟大运动中的一个阶段。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伟大倡议、中国所提出的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样也是也是针对国际垄断资产阶级所进行的伟大斗争中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伟大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带领全球南方国家对帝国主义霸权的斗争,同样也是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个重要的斗争环节。或许,在这个世界上,实现最终完全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不短的时间,但是这个世界在朝向共产主义的方向在前进,这个趋势是无法阻挡的。

  西方帝国主义阵营正处在衰败的趋势之中,他们在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都遇到了难以遏止的巨大压力。他们也看到了自身前途的危机,而且为此惶惶不可终日。虽然今天的中国,并没有高调在宣扬我们进行的事业就是共产主义事业,但是我们确实在向着那个伟大目标奋勇前进。

  另外,对于如何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这里就有一个关键问题。如果不能把共产主义理解一个现实的运动或者现实的过程,那么人们就不太可能真正树立起对共产主义坚定的理想信念。如果你总把共产主义理解为所谓未来的理想,理解为很遥远的事情,这样的认识是不可能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来的。如果把共产主义只理解为一种对未来的理想,你无法说服自己,也无法说服群众,更无法动员群众来参与这场伟大的斗争。这种对共产主义在认识上的片面性,就有可能让某些人在理想信念方面产生动摇。在民主革命时期,无数革命先辈,还有那些牺牲的革命先烈,都把共产主义理解为一场伟大的现实的革命运动。他们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就是他们对共产主义革命的理想信念。他们的理想信念之所以坚定,是因为他们对共产主义革命的理想信念非常坚定。为此,他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不怕英勇牺牲。正因为如此,他们那种坚定的信念支撑着他们在革命斗争中坚持着英勇与顽强的伟大精神。

  伟大的共产主义运动在最终消灭资本主义制度之后,可能还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渡阶段,而后才能建立起共产主义社会。直到真正建立了共产主义社会,这个伟大的共产主义运动,或者共产主义事业就算是最终完成了这个伟大的斗争过程。共产主义社会的建立,是共产主义运动的最后阶段。当然,在共产主义运动完成这个伟大过程之后,人类社会还要怎样发展,今天的我们是无法预料得到的。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人类社会绝对不会停滞不前。共产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运动的最后阶段,但人类并不会只停留在我们所认知的这个共产主义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了之后,人类社会还需要不断发展,还需要不断地前行。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我们还要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科技在生产力中的含量和伟大作用。人类要向陆地上的荒漠进军,要向深海进军,要向高山峻岭进军,要向大洋的海底进军,还要向地壳的深层进军。这些领域都是我们要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区域和战场。在这些伟大进军中,人类社会中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的思想和观念上的斗争是不会停息的。这就是说,在共产主义社会建立起来之后,人类社会中存在的矛盾运动依然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伟大动力。

  将来,我们还要向宇宙进军。我们会走上月球,会走上火星,会走上木星以及它周围的卫星,那里有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巨大资源。在更遥远的未来,人类还可能走出太阳系,去探索其他适合于人类生存的星球。这些伟大的斗争同样是非常艰苦的,是需要克服许多重大困难的,也是需要人类勇敢迎接挑战,同时也要准备付出巨大牺牲的。这就是人类的宿命。没有斗争,没有矛盾运动,人类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雪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qtzy2014.com/6272.html

(0)
雪球网的头像雪球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12日 下午3:13
下一篇 2025年4月12日 下午3:14

相关推荐

  • 胡懋仁:欧洲站在是要战争还是要和平的十字路口

      欧洲这些日子起着哄地要支持乌克兰把战争打下去。国内有自媒体说,地球人已无法阻挡欧洲的崛起。看了一下其中的内容,觉得很是不可思议。当年,美国的拜登要挑起俄乌冲突,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割断欧洲与俄罗斯的经济联系。后来北溪管道被破坏掉了,美国彻底断了欧洲与俄罗斯经济来来往的一个重要渠道。现在据说欧洲有人想重新恢复北溪管道,而德国居然有人表示坚决反对。   当然…

    2025年3月24日
    1200
  • 孙玉良:中美关税战下如何农业强国?“种业突围战”破局最关键!

      在中美关税战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一份标题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的中央文件引起舆论广泛关注。这份文件包括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领域推进农业科技装备创新、全环节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等内容。我是农民出身,又在村里当过村官,对于中国基层农业现状有较深的认识,更有着深深的忧虑感。毛主席曾经在他的四言诗《手里有粮》说过:手中有粮,心就不慌,粮食安全是14亿中国人民的…

    2025年4月12日
    000
  • 司明宇、刘天:为“严师”行使惩戒权划好“红线”

      近日,一位考研英语教师在直播课上骂醒偷懒学生的劝学视频被做成了抽象表情包,并在一些考研学子和网民的传播下成功出圈。有人说,这种犀利而不失风趣的教学风格,很有过去初高中时严厉的中年班主任的感觉。不少备考学生甚至私信这位老师,主动求骂,来激发自己的学习动力。这一学生呼唤严师的现象背后,是一场围绕教学实践、家校关系的深刻变革。   随着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和制…

    2025年4月7日
    200
  • 陈先义:乌江岸边,长眠着隐蔽战线那位无敌英雄

      清明时节,细雨蒙蒙,为了参加中央红军南渡乌江九十周年,我们一行十几人来到乌江岸边。特意来这里,是为凭吊一位长眠在这里的中共党史、军史上隐蔽战线的著名英雄。   走进陵园,迎面山坡的崖壁上镌刻着一行镏金的隶书大字:钱壮飞烈士永垂不朽。   从两侧拾级而上,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中,便是简朴无华的英雄墓碑,在周边松柏映衬下,显得肃穆庄严。钱壮飞烈士之墓,几个庄重的…

    2025年4月2日
    700
  • 周承友​​​​​​​:商品价值创造、价值转形与政治经济学重建

      周承友商品价值创造、价值转形与政治经济学重建   周承友   摘要:以时代新发展为起点,评论国内关于商品价值创造及相关的大争论,着重分析如何才能真完善劳动价值论,并提出一种新劳动价值论。评论国内外关于价值转形多环节上的大争论,重点是生产环节上的大争论,并对争论中的系列错误及解法给予批驳,指出其错误原因,提出六层次式价值转形理论。在历史演变事实的基础上,回…

    2025年4月13日
    0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