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 自驾手记:从韶山到花明楼

  一条路,越走越远

  01

  忽然就爱上了自驾。

  感觉身体还好吧,一天驱车600公里,晚上还能再看一场电影,并不觉得很累。

  有时在双车道的高速路上,大卡车相互超车,小车也见缝插针地飙车,我虽然以稳健、安全为唯一驾驶原则,个别情况下也难免会加入其中,丝滑流畅,就像在跳华尔滋。

图片

  想起早年学飞行,比较熟练了,蓝天之下,白云之间,斤斗、盘旋、殷麦曼就觉得机翼像是长在自己肩膀上一样称心如意。

  俱往矣!

  其实,想到各地看看,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自驾就很好。

  当然花费可能略高一点,但如果考虑到高铁票价不菲,也还是划算的,如果本着节约出行的原则,自带干粮,花费就更低了。

  自驾,图的就是一个不受制于人,直抒胸臆,自由自在,不必为一点嗟来之食去当夜莺。

  02

  这次自驾,从深圳出发,第一站到了衡阳(相关手记日后再发),次日下午到韶山,当晚住下,瞻仰毛主席铜像;第二天,瞻仰毛主席故居,然后去刘少奇同志的故乡花明楼,接着,直奔岳阳。

  这是第三次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韶山。

  第一次到韶山,是将近二十年前的2006年。

  再到韶山,感到花更红,树更绿,环境更加整洁,不变的则是,依然人潮汹涌。

  到铜像广场,发现同任何时候到这里一样,铜像总是被鲜花簇拥着,被花篮包围着。

  虽然时近傍晚,大队的瞻仰者已经回长沙,但还是不断有献花的人群,络绎不绝地抬着花篮,来到铜像前,献花并且鞠躬,许多人还佩戴毛主席像章。

图片

  这里,竟然是花的河流与海洋。

  我也献上花篮,鞠躬,并且绕铜像一周。

  塑像,尤其是伟人的塑像,也是阐释历史的一种方式。

  韶山的毛主席铜像,选择的是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中的形象。

  这当然很好。

  不过,毛主席分明说过,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革命以后的路指的就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历史已经证明,社会主义革命,的确比新民主主义革命更伟大、更艰苦。

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曾两次回到家乡。一次是1959年,第二次是1966年。

  这两次回乡,都和老人家对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探索与思考有关,尤其是第二次,毛主席的思考更深沉,意义更重大,对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乃至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都有极深远的影响。

  如果以毛主席回乡,尤其是第二次回乡时的形象为毛主席铸造铜像,让前来瞻仰的人感受到毛主席的忧患与深邃,是不是更有意义呢?

  03

  第二天,3月27日,一个极普通的日子,既非周末,亦非国家法定节假日。

  但仍然失算了。

  没有想到,虽然住在附近的韶山宾馆,并且起了个大早,准备第一时间瞻仰毛主席故居,但还是在长长的队列中,排了一个多小时,才得以进入。

图片

  这一天,特别热,俨然酷暑。

  但天气热,从四面八方来这里瞻仰故居的人,心更热。

图片

  和北京毛主席纪念堂外排队瞻仰的人群中,弥漫着庄严肃穆的气氛不同【点击阅读】,这里的人群,更加喜悦、更加兴奋,酷热没有令大家扫兴,反而增加了热烈的气氛。

  这种气氛,令我意识到,七十年代,那首被广为传唱的《火车向着韶山跑》,是相当写实的。

图片

  来不及整理心情,几乎是被人群簇拥着,进入故居,然后又被湍急的人流,冲了出来,但我的心底,仍然升起了深深的感动——

  100多年前,一个伟大的生命,在这里诞生了,他拯救了中华民族,他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并且,即便是在遥远的将来,他仍然在激励、鼓舞着人民去争取自身的彻底解放!

图片

  心中的太阳永不落!

  04

  从韶山驱车去刘少奇同志的故乡花明楼,仅需半个小时。

  刘少奇故里园区气势恢宏,设计精巧完美,展品丰富。

图片

  通过正门的牌楼,就是刘少奇同志的铜像。

图片

  刘少奇同志故居,是典型的湖南民居,有二十多间房子。

图片

  花明楼及楼前广场。

图片

  有点意外地看到一尊孔子雕像。

图片

  在这个园区,还能看到刘少奇同志出访时使用过的专机。

图片

  致敬少奇同志!

  05

  驱车离开花明楼,忽然想起少奇同志的名言: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

  完全正确。

图片

  人民创造历史,书写历史,在一段历史告一段落,尤其是历史巨人走过之后,也会以用脚投票的方式,评价历史。

  继续北上,前往岳阳,一条路,越走越远

; ; 【文/郭松民,红歌会网专栏学者。本文原载于公众号独立评论员郭松民,授权红歌会网发布】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雪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qtzy2014.com/5663.html

(0)
雪球网的头像雪球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7日 下午4:04
下一篇 2025年4月7日 下午4:07

相关推荐

  • 天眸:薪火相传——马国超少将清明节为父亲(民族英雄马本斋)扫墓记

      【摘要】清明时节,马国超将军来华北烈士陵园给父亲(民族英雄马本斋)扫墓,面对前来的学生们,老泪纵横地言道:那年父亲与我和娘要永别之际,吃力地拧开钢笔,用尽力气在纸上写下两个字中国,然后对我说:‘咱们的祖国叫中国,将来你长大了,要像孝敬父母一样孝敬咱们的祖国。’我今天把父亲给我的遗言转告给你们,要像孝敬父母一样孝敬咱们的祖国。这就是…

    2025年4月8日
    300
  • 胡懋仁:特朗普的瞎折腾会让欧洲有分裂的可能吗?

      特朗普所谓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实质上就是希望让美国再次回到霸权的巅峰。这一点,特朗普与拜登在认知上还是有所不同的。拜登说美国仍然处在巅峰阶段,不肯承认美国已经开始有点不太行了,说21世纪还是美国的世纪。而特朗普则看到,今天的美国早就从曾经的巅峰阶段出遛下来了,已经不够有多么伟大了。所以他才喊出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   让美国再次回到霸权的巅峰,谈何容…

    2025年4月2日
    1200
  • 实事求是的基础就是要调查研究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当时处在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在很多方面还要得到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和共产国际的援助。这种援助有实践指导方面的,也有资金方面的,还有理论的教育和宣传上的。后来,毛主席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写道,当时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但是,什么才是真正地走俄国人的路,什么才是中国共产党人与中国革命者真正要走的十月革命的道路,却是有着很不同的理解。…

    2025年4月9日
    200
  • 张志坤:战略大国要有驾驭战争的高超能力

      俄乌战争打到现在,在时间、空间以及规模等几个维度上都远远超过人们的预想和判断。即便是这场战争的直接设计者俄罗斯总统普京,也不大可能料到其特别军事行动会发展演变到如今这个模样。这一切都说明,驾驭战争是一件十分不易的事情。   但是,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战争在许多时候却又难以避免。这一人类所固有的奇诡现象,总是阴魂不散地纠缠在社会历史的进程中,动辄还要呈密…

    2025年4月6日
    900
  • 万发扬:聚焦北极的大国博弈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新年伊始,正当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于结束俄乌战争之时,一场新的地缘政治角逐不期而至。由于全球气候加速变暖,北极气温大幅攀升,冰雪冷土快速溶化,夏季无海冰成为可能,为北极矿产资源开采,打通北冰洋航道提供了有利条件,新的世界经济贸易走廊初现端倪,展出现出前所未有的战略前景,吸引了全世界关注。特别是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对加拿大、格陵兰岛、巴拉马运河发出的威胁性言论,引…

    2025年4月10日
    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