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美茂:基于文本叙事的“中国哲学”探索——明治学界“中国哲学史”讲述范式的确立
【内容摘要】 在明治日本,关于“中国哲学史”讲述范式自内田周平等开始,从井上哲次郎所采用中西哲学的“比较阐述”方法,转向立足于先秦诸子的“文本叙事”的建构路径,成为此后学界中国传统学术近代话语转换的主流范式,随着松本文三郎、远藤隆吉《中国哲学史》论著的相继问世,“中国哲学”乃至“中国哲学史”这门近代学科,在 19 世纪末的日本基本成型,直接影响了 20 世纪…
-
吴展良:为学当致广大而尽精微或尽精微而致广大?
为学当致广大而尽精微或尽精微而致广大?是一箇涉及中西学术根本异同与古今变迁的大问题。大体而言,中国儒道传统讲究致广大而尽精微,西方科哲学传统注重尽精微而致广大。前者较适合处理政治社会与人生的实际或根本道理问题,后者较适合从事自然科学或建构复杂而无所不包的人文社会知识体系。 比观两者,若论及宇宙人生、政治社会之大道,势必不能不以致广大而尽精微之学为尊。盖以尽精…
-
唐浩明:湖湘文化的精神底色
对于湖湘文化的特点,人们有很多表述,如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坚忍不拔等。这些当然都是湖湘文化中有目共睹的特点,但这些特点,在别的地域文化里也有明显的体现。比如一向被湖南人津津乐道的敢为人先,广东人似乎更认为这是岭南文化的最大亮点。又比如坚忍不拔,这又更像是我们整个民族的特性。所以,我们需要对湖湘文化的这些特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我认为,湖湘文化的这些特…
-
冯天瑜:“轴心文明”出现的六大原因
在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不同文化圈的“轴心文明”何以在北纬30°上下同时产生?雅斯贝尔斯确实没有真正解决这个问题。作为历史学工作者,倒是不妨进一步做一点探讨。 第一点,高级农业的出现。农业文明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的发展,迄今至少有1万多年了,“轴心时代”前后正值农业革命完成的时期。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在农业、畜牧业产生之前,人类直接依赖天然物而生活,处在采…
-
周力:俄罗斯将分阶段运行数字卢布
想象一下这样一个世界:钱不需要再放在钱包或银行卡里,它存在于虚拟空间中,却可以在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甚至在国家与国家之间即时转移,并进行实实在在需要支付货币才能实现的各种消费,以满足企业的生产需要和个人的生活需要。这并非科幻小说,而是近在眼前甚至在某些国家已经部分实现的景象。目前,世界上130个国家央行都在酝酿开发本国数字货币平台,有些已经开始进行测…
-
焦佩锋: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历史观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将唯物史观基本原理与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基本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因而蕴含着独特的历史观。基于群众史观,我们将人民视作历史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标志;基于进步史观,我们反对任何形式的历史终结论,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基于和平史观,我们笃定“…
-
黄朴民:崇论宏议 创业垂统 ——《汉武帝评传》简议
《汉武帝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山西人民出版社2025年6月版),是庄春波先生生前学术研究最后一项重大项目,也是他学术生命史上一座巍峨的高峰。作为“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系列的一部力作,全书40余万字,第一次从思想史研究的角度切入,对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君主之一——汉武帝进行全面系统的评述,就传主本身所蕴含的思想文化意义以及影响作出可信的诠释…
-
张文喜:对智力平等的教育原则的哲学批判
摘 要: 今天讨论的智力平等观与教育的本质不仅是一个哲学理论问题,更涉及教育实践上的现实议题。我们需要特别留意智力平等观跟现代社会对教育实践中平等要求的理解的偏差。强化智力平等确实有很强的吸引力和自然正当的理由,但须更加关注社会诸因素是如何异化并且成为智力不平等的原因,以及社会权力诸因素是如何被扭曲而偏离教育初衷的。我们希望通过对智力平等原则的二重性批判,以…
-
谢乃和:中国古典学“三大体系”构建之学理抉原
摘要:古典学作为近代西方学术分科体系中的分支学科,传入中国后逐渐建制化和学科化。一方面,中华文明拥有自成一系、卷帙浩繁的古典,在目录学上虽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形式之别,但诸种品格浑然一体。另一方面,世界文明史上规律性的“文化复根”共有现象表明,中华古典及古典文明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源头活水。因此,基于清末以来中华古典知识体系被碎片式解构的学科现状,构建自…
-
刘壮壮:中国古代农牧政权地缘结构转换与“大一统”国家建构
摘要:汉唐时期高强度的农垦、超载的畜牧业和自然环境的变迁,导致唐中期以后阴山南北难以兴起强大的游牧力量,而燕山南北经过长期的文化交融和各民族的共同开发,成为北方游牧政权新的政治中心。在游牧政权中心西东转换的同时,中原农耕王朝政治重心也由关中平原东移至洛阳、开封一带,农牧政权政治重心地缘格局形成“阴山—关中”“燕山—中原”两个前后相继的南北互动交融轴心。在这两…
-
罗李:教育强国战略视域下教师数字化转型的方向与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1]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5年1月发布《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系统擘画了教育强国的建设目标、战略任务和实施路径,并明确了教育数字化作为发展新赛道和新优势的战略地位。[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性…
-
吴易风:应该如何看待“资本家的劳动”?
现在,不仅有的经济学家写文章说,私人企业主是劳动者,是创造价值的劳动者,而且有的私人企业主也亲自出马,说他们是劳动者,是创造价值的劳动者。既然如此,应该如何看待“资本家的劳动”问题,就有必要在这里说清楚。 这里说的“资本家的劳动”,不是雇佣工人在资本主义生产中所进行的那种劳动。作为处于与雇佣工人对立的地位的资本家,特征就在于不是自己从事劳动,而是驱使别人…
-
昌谷枫:倾吐百姓心头语
阳光似金洒满地,公园一排杨柳绿,树下坐着老年人,谈及收入高与低,其中有位鹤发叟,侃侃而谈情难抑:“如今人们高消费,享乐思想在漫溢,特别是有人有了权,党的宗旨全忘记,为民谋福置脑后,却搞权钱之交易,如此腐败坏党风,又有一些典型例……” 这时有人把话插:“遮天盖地林子密,些许异事不足怪,以偏概全太过激。”鹤发叟,把头点,爽朗一笑接话题:“…
-
蒋祖慧:我和我的母亲丁玲
蒋祖慧,女,1934年10月生,湖南常德人,著名作家丁玲之女,芭蕾舞表演艺术家,一级编导,中央芭蕾舞团原副团长。1949年到平壤崔承喜舞蹈研究所学习,1950年成为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舞蹈演员。1956年被选送到莫斯科国立戏剧学院舞剧编导系学习。1961年被分配到北京舞蹈学校实验芭蕾舞团(现中央芭蕾舞团),成为专业编导。1964年,担任革命现代舞剧《红色娘…
-
张文木:关于西方伪史,恩格斯是这样说的
恩格斯在批评资产阶级史学时曾尖锐指出:“资产阶级把一切都变成商品,对历史学也是如此。资产阶级的本性,它生存的条件,就是要伪造一切商品,因而也要伪造历史,伪造得最符合于资产阶级利益的历史著作,所获得的报酬也最多。”[1]恩格斯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英国,恩格斯这句话对于后人理解包括汤因比历史学在内的英国的学术,是有益的。 关于宗教的历史,恩格斯又补充说: 从…